重卦的每個爻位都分陰陽,1、3、5爻為陽位,2、4、6爻為陰位,如果是陽爻配陽位,陰爻配陰位則為得正或得位,表示在其位謀其政,做自己該做的事,名符其實。
口訣很好記,跟數學一樣:正正得正,負負得正
小人做小事,大人做大事,
若是陽爻配陰位或是陰爻配陽位,表示不得正,是不好的。以下圖天水訟卦舉例,只有九五(陽爻在第五爻陽位)得正。
二爻跟五爻分別為上下卦之中間爻,二爻為陰爻(六二)、五爻為陽爻(九五)又叫得中,表示對的人做對的事,符合中庸之道,為最佳,之後讀易經的時候會用到,先記起來。
以下圖天風姤卦來舉例,五爻是九五,得中;而二爻為九二,不得中(要六二才得中)。
上卦和下卦分別有天人地三才,所以1、4爻為地,2、5爻為人,3、6爻為天。若是14、25、爻為一陰一陽,叫相應,表示陰陽調和互相呼應,通常是好的。但在某些卦不講求陰陽相應,而講求同氣相求,在這少數幾個卦裡面陰陰相通或陽陽相通是好的。總之讀易經不可拘泥成規,應該隨著卦而改變。

最後幫大家整理一下,易經其實就是陰陽的關係,這三個記起來也就差不多了。
得正/得位
|
陽爻配陽位,陰爻配陰位
|
通常為好
|
得中
|
二爻為陰爻(六二)、五爻為陽爻(九五)
|
符合中庸之道,為最佳
|
相應
|
14、25、36爻為一陰一陽
|
通常為好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