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夥兒會不會常常搞混冰敷和熱敷的時機?
一個簡單的小撇步告訴大家,急性期通常冰敷,慢性期通常熱敷。
急性期常見的症狀包括紅腫熱痛,像是運動傷害、感染、手術後、牙痛、跌倒、扭傷….等等。
急性處理有個口訣RICE:
R-rest多休息,避免二次傷害。
I-ice packing冰敷,每次15分鐘,休息一陣子再繼續,,前48小時都以冰敷為主,若有開放性傷口要小心感染。
C-compression加壓:用繃帶或紗布壓在傷處,可以止血或避免變腫。
E-elevation抬高傷處高於心臟,可以止血或避免變腫。
慢性期像是退化性膝關節炎、長期的肩頸痠痛或下背痛、坐骨神經痛、手麻腳麻等等則以熱敷為主,每次15分鐘以上,一天4次,能促進血液循環,增加組織修復能力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都會在熱敷之後接著做一些伸展運動和復健,讓後續的治療更有效果。